一、用途:
用于空腸彎曲桿菌的分離培養(GB4789.9-2014,GB4789.28-2013,ISO標準)
二、實驗原理:
蛋白胨、酵母浸粉和胰酪蛋白胨提供碳源、氮源、維生素和礦物質;氯化鈉提供均衡的滲透壓;無菌凍融脫纖維羊血提供額外的營養物質;鐵、焦亞硫酸鈉和丙酮酸鈉有利于空腸彎曲菌的生長;TMP、多粘菌素B和萬古霉素可抑制樣本中非彎曲菌的生長,從而便于分離空腸彎曲菌;瓊脂是凝固劑。
三、培養基配方(g/L)
FBP溶液:丙酮酸鈉、焦亞硫酸鈉、鐵各0.25g溶解于100mL純化水中,用0.22μm微孔濾膜過濾除菌。
抗生素溶液:稱取頭孢哌酮0.032g,兩性霉素B0.01g,利福平0.01g,溶解于5mL 50%無菌乙醇溶液中。
配制方法:稱取基礎培養基4.25g,加熱攪拌溶解于100ml蒸餾水中,121℃高壓滅菌15分鐘,冷至50-55℃左右時,加入1ml過濾除菌的FBP濃原液、一支改良Skirrow氏瓊脂基礎添加劑(萬古霉素mg,TMP0.5mg,多粘菌素B 250 IU)1mL和無菌凍融脫纖維羊血5ml,混勻,傾入無菌平皿。
四、試驗方法:
1、制備質控菌液。
2、將質控菌液劃線接種于平板。
3、42±1℃微需氧培養24-48小時,記錄實驗結果。
五、結果觀察與解釋
接種以下質控菌株,42±1℃微需氧培養24-48小時:
圖1-1 改良Skirrow氏瓊脂基礎質控結果
a:空腸彎曲菌,b:大腸埃希氏菌,c:jin黃色葡萄球菌
六、注意事項
本培養基僅為細菌鑒定的一部分,需做其他補充試驗。